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外观缺陷 1. 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控制原材料主要从材料的进场、储存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上入手,对原材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检测,以此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同一单位的工程要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的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还要加强水泥的现场检查,比如试验检查和储存条件检查等。此外,对砂石料的现场检查也必不可少,包括试验检查和粗骨料的检查。2. 加强对拌合物关键程序的控制混凝土拌合工序的过程控制是否严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熟悉混凝土拌合物的关键工序并对各个工序进行细致严密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关键。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和验证。其次,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以此保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和气孔的形成。最后,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3.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持模板内面干净;在浇筑混凝土时,也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一方面要注意控制振捣的间距,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振捣时间,做到不欠振、不过振。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24
浏览次数:345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要求 天气逐渐转凉,气温逐渐变低,在寒冷的冬季环境中,混凝土混合物在注入之后会趋于硬化和固化。换句话说,当气温低于零度时,混凝土中所含的部分水分会结冰,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此外,当水凝结成冰时,体积会相应的增加,产生冰晶应力,混凝土内部结构会出现微裂痕。但是只要在寒冷的冬季,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或工艺,就可以避免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受冻,使外露的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的温差,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相关部门级需要重视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1. 做好保温工作比如利用表面覆盖、掺入外加剂等方式,做好混凝土的养护保温工作;还可以设立保温棚,从而起到保湿的效果。2. 优化材料选择冬季施工的材料,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所用骨料应该选择清洁、无冰雪、冻块等容易冻裂的物质。配制水也尽量选择自来水,掺合料主要有粉煤灰等。此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固化效果和抗冻害的能力,也可以适量的加入化学外加剂。3. 做好冬季养护工作冬季,当室外温度下降时,水泥的水化率会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降低。水泥水化对混凝土的影响减弱,甚至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因此,在混凝土冻结之前必须进行常规的养护。此外,要促进混凝土和水泥的水化,使混凝土能够正常养护。 注:文章来源于砼话,作者—周美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22
浏览次数:350
混凝土养护温度的确定及控制措施 加强对混凝土养护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保证现场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与耐久性,是目前现场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 关于混凝土养护温度的确定由于混凝土结构断面一般比较厚,水泥水化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不易散发,就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聚积,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内外温度差。在混凝土的初凝和硬化阶段,外界气温急剧变化会加大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这其实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阶段。所以,要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进行控制,加强混凝土表面的保温措施,防止温度迅速下降。一般来说,要及时对混凝土的初凝后进行内外温差的控制。2. 关于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措施一是降低水化热。水泥砂浆胶凝材料在水化的过程中要产生一定的热量,该热量在无任何阻隔的情况下,以自然蒸发的形式发生。降低水泥水化热可以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减少水泥的用量,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添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方式实现。二是减小自然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凝结硬化时,中心部位温度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比较小,特别是在温度骤降时,会极大地提高混凝土内外部层的温度差值,使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值增大。所以,可以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及时对混凝土采取遮阳、挡风、保温、隔热等措施。3. 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可以通过增加骨料体积的含量,掺加适量的纤维,...
发布时间:
2022
-
10
-
21
浏览次数:317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有人认为泌水以后混凝土中的实际水量下降,水灰比也会有所降低,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对混凝土来说是有益的,其实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泌水以后会使混凝土不均匀,并且泌水本身在混凝土中是不均匀的,对于混凝土来说肯定是不利的。泌水部位的混凝土会产生缺陷,泌水部位水灰比下降的同时,在该部位也会留下缺陷,导致该部位强度降低而不是增加。另外一方面,试验测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测试试件的最薄弱的部位,泌水以后即使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也是局部的,混凝土中还是会存在水灰比不变甚至由于泌水而使水灰比增加的部位,这部分强度的降低会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综上所述,泌水并不能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但是,泌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反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水分从混凝土内部泌出到表面之后,在混凝土中形成了从内到外的通道,这些通道首先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虽然这些通道很难直接或者通过仪器观察到,但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此外,泌水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影响也很大,原因同样与泌水以后留下的通道有关。腐蚀性介质通过泌水通道很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到达钢筋表面产生钢筋锈蚀,或者直接与水化产物发生腐蚀反应,高度饱和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劣化的速度很快,产生冻融破坏。 注:文章来源于混凝土信息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20
浏览次数:288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如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的话,会对混凝土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大降低工程质量;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都会被配合比所影响。目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能存在这些问题。 1. 双掺控制中的问题双掺或者多掺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长,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如果掺入量高过规定量,那么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便会超过原来规定的时间,进而会影响交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如果掺入量过于多,还会加大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掺合料配合比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影响掺合配料比的要素,比如施工环境,比如冬季施工时,需要选择非缓凝型的减水剂,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总掺量也需要适当的降低。2. 设计规范中的问题首先,可能是盲目配比,有些设计人员或许不会根据图纸的要求来操作,往往会忽视细节,做工粗糙。其次,未深入了解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忽视了外加剂的掺合量。最后,可能是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错误。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混合的难度系数较低;二是强度等级;三是使用年限长;四是尽量节约水泥和降低成本。 注:文章来源于砼话,作者—卢智杰,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9
浏览次数:300
混凝土收缩的分类 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体积缩小。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塑性收缩。这是由于混凝土终凝前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的体积减缩的现象。塑性收缩又称为凝缩,凝缩的大小大约是水泥绝对体积的1%,随着混凝土的用水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2. 温度收缩。这是混凝土由于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收缩变形。温度收缩又称为冷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3. 碳化收缩。这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碳化收缩的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含水率、环境相对湿度和构件的尺寸。碳化收缩相对发展的比较晚,而且一般只局限于混凝土表面。4. 自生收缩。这是指混凝土在密封条件下,因水泥水化反应而产生的自身体积变形。干燥收缩则是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因为空隙水散失而引起的体积变形。我们一般所说的收缩是指两者之和,即全收缩。而影响混凝土收缩与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水泥标高越高,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则越大;二是骨料的弹性模量大,收缩则越小;三是养护条件好,在硬结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湿度大,收缩则越小;四是混凝土振捣密实,收缩则越小;五是构件的体表比越大,收缩则越小。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2
-
10
-
18
浏览次数: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