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组成,其中粗骨料和细骨料会起到骨架的作用。粗骨料的种类不同,其材质、强度和化学成分等就会有所不同,从而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以及耐久性等方面。因此讨论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级配会对混凝土的拌合性能、物理性能以及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粗骨料粒径越大,用水量越少。对于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有效降低砂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以减少用水量以达到节省水泥用量的作用。
2. 粗骨料饱和面干吸水率及表观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表面比较粗糙、结构疏松的粗骨料配置出来的混凝土强度比较低,尤其是表面粗糙、孔隙较多的粗骨料对吸水率的影响更大一些;而用于此类粗骨料的混凝土对混凝土抗渗要求、抗冻要求以及耐久性要求则更不易达到。
3. 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对混凝土的抗磨损、强度、抗渗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含泥状态不同,其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包裹型含泥,粗骨料中所含泥粒一般成浆状粘接或附着于骨料的表面,这会影响到粗骨料与水泥浆液的黏结,并进一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
对于松散型含泥,石子中均匀分布的泥粒,在配制砂子细度偏粗时,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作用。
对于团块型含泥,石子中含有团块状泥土时,对混凝土各种性能都不利,特别是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影响更大。
4. 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当中的针片状含量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的影响,当超过一定数量比例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凝土的抗拉、抗折强度受针片状含量影响会更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