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关于机制砂的基本知识点
1. 机制砂的定义
机制砂是指经过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岩石、矿山尾矿、工业废渣颗粒,俗称人工砂。混合砂则是指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2. 机制砂中的有害物质
机制砂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和硫化物等,这些物质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含量。
3. 机制砂压碎值的指标要求
机制砂压碎值是用来检验其坚固性和耐久性的一项指标。若压碎值指标较低则会导致混凝土的耐磨性明显下降。
4. 石屑与机制砂的区别
石屑与机制砂的主要区别在于石屑的颗粒更加不规则,用水量增加的比较多,石粉含量更高且波动更大,可能更容易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强度。
5. 机制砂石粉含量与细度模数的关系
机制砂细度模数越小,颗粒总体上就会越细,石粉含量也就越多。即石粉含量与细度模数成反比。
6. 什么是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砂石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内部膨胀,时间长了,便会导致混凝土疏松,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开裂等,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7.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基本技术要求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配置机制砂混凝土时应该主要调整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以及流动性,以确保使其不离析、不泌水。
8. 机制砂中含泥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中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抗冻等均会有影响。一般来说,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影响要比低等级混凝土的影响要大。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