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混凝土流动性的几大要素
1. 用水量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混凝土的用水量是影响其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之内,混凝土的流行性是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大的。在采用一定集料的情况下,如果用水量一定,那么在实际应用范围内,水泥用量即使变化了,坍落度大体上也是保持不变的。
2. 集料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集料的特性对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些特性包括集料级配、颗粒形状、表面状态以及最大粒径。一般来说,级配比较好的集料空隙少,在相同水泥浆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好的流动性;集料球形较多、表面光滑并且最大粒径增大时,其拌合物的流动性也是比较大。
3. 砂率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砂的颗粒粒径可以填充在粗集料的空隙中,可以提高集料的堆积密度,可以减小集料的空隙率,随着砂率的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也会增大。当砂的数量超过一定的程度之后,粗集料的空隙已经填满,此时无法再容纳砂的进入。
4.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优质粉煤灰的需水量是比较少的,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所以,在保持混凝土流动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地减少用水量。
5. 温度和时间对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随着环境的温度,或者随着混凝土自身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所以,夏季施工时,为了保持一定的和易性,应该适当地提高拌合物的用水量。
混凝土的流动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减少的。这是由于在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水反应形成水化产物,水化产物的形成会使得水泥浆体由分散状态向凝聚结构转移。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砼话—王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