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产生假凝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异常一般表现为过度缓凝、速凝和假凝三种。混凝土产生异常凝结现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混凝土的外加剂、水泥、掺合料、环境温度以及风速等都可能会最终导致混凝土异常凝结的发生。就现阶段混凝土工程质量的状况来看,环境温度、外加剂与水泥的不适应等是混凝土异常凝结甚至造成混凝土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下面小编着重阐述一下混凝土产生假凝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
1. 混凝土产生假凝的原因
(1)环境温度过高,风大混凝土过早失水,养护不到位不及时覆盖时,混凝土的表层会很快失水发硬,下层的混凝土依然还是比较软,没有产生凝结。
(2)水泥、掺合料、砂石骨料等对混凝土的外加剂的吸附会随着时间、环境温度的条件突然的加大,坍落度会很快地损失掉。
(3)水泥温度过高也是其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
2. 具体的解决措施
(1)在夏季的时候,混凝土搅拌站最好不用温度过高的水泥来拌制混凝土。
(2)在夏季的时候,可以用地下冷水(必要时加冰)。
(3)要做到及时养护混凝土,不要使混凝土过早地失水或者受冻。
(4)在工程施工前,要做好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拌制混凝土时观察流动性损失,考察当时的温度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5)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合适
(6)遇到异常凝结的混凝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早凿除危险工程质量。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砼学研究所),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