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几种常见的问题
一是在原材料检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骨料中含泥量、含泥块量以及有害杂质比较大,会浪费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的影响也会增加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石子的压碎值过大,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对混凝土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混凝土出现泌浆,骨料的包裹性不好,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质量不达标。
二是在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拌合物中粗骨料的外露、不沾浆,包裹不匀,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差,经常会发现打料出现稀一盘干一盘现象;混凝土的流动性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泵送以及施工的难度,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工期。
三是在运输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凝结硬化的时间过快,坍落度的保持性差,还没有运送到施工现场,混凝土就开始凝结硬化,外加剂小料的掺量过量时,就会出现早凝、缓凝和不凝结的现象;当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时,就会达不到工地的施工要求,泵送时会出现堵泵或涨泵的现象。
四是交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泵斗内混凝土拌合物的石子偏多、不易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时,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有剩余,放卸不彻底,出现亏方少量的问题。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过稀,减水剂掺量过高,混凝土不终凝,整体没有强度,便会出现质量事故。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结构验收不合格,会造成后期加固,增加成本。混凝土试块强度不达标,试验人员振捣不均匀或不振捣,试块则没有代表性。
注:文章来源于砼话,作者—刘悦,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