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你了解多少?
随着混凝土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混凝土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输和停放以后,还仍然能够维持比较高的坍落度。通常认为,坍落度损失的机理主要是这两个方面:
1. 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发生,同时还有一部分游离水吸附于水化产物的表面,此外还有一些游离水不断的蒸发,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游离水逐渐减少,再加上分子作用力和外力等的作用促进了水化产物的凝聚,从而造成了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2. 对于掺了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随着时间的延长,减水剂的减水作用降低,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
1. 要充分认识到胶凝材料的特性,可以添加缓凝剂或者添加保坍剂,以解决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
2. 要合理适量地添加矿物掺量,这样做有利于节约水泥同时也可以降低造价,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从而提高其后期的强度。
3. 要充分考虑好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在夏季作业时,可以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拌制混凝土。
4. 要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温度、运输距离、外加剂的品种等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因素,要确保其满足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的要求,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进行调整。
注:文章来源于砼话,作者—肖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